編者按:
8月17日,華商報以《“五小”創新 智慧水域 綠色礦山……陜企向綠而行 逐綠之道》為題,對陜西環保集團今年以來助力污染物減排情況和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項目情況進行了報道,現刊載如下,以饗讀者。
今年8月15日是全國首個生態日。對陜企而言,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命題。長期以來,以陜西環保集團等為代表的企業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多措并舉推動產業轉型,以綠色生態助推高質量發展。上半年陜西環保集團共減排二氧化硫2.67萬噸 新興產業投資完成率100%上半年,陜西環保集團權屬企業共計減排二氧化硫2.67萬噸、氮氧化物0.17萬噸、煙粉塵44.51萬噸、揮發性有機物0.53萬噸;處理生活污水4702.77萬噸、工業污水1733.59萬噸、減排化學需氧量1.57萬噸、氨氮0.13萬噸;無害化處置一般固廢241.35萬噸、危險廢物10.18萬噸;資源化綜合利用一般固廢17.32萬噸,危險廢物0.26萬噸。上半年,陜西環保集團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79.36萬元,均為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完成率100%。加快對渭南德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剛性填埋場建設,全年計劃投資1998.35萬元,完成剛性填埋場一期(1萬立方庫容)建設工程等。除了新興產業,陜西環保集團的重點科研項目也在持續落地。完成“曲江新區水域智慧應急救援示范基地”建設任務。與無人機、聲吶、環境監測設備、水利水文設備等產業鏈上企業合作,提供智慧水域管理一體化服務。連續式高溫好氧發酵技術研發,目前成功應用于鎮安縣污水處理廠市政污泥資源化協同處置項目,累計接收處置市政污泥12100噸。同時,秦創原陜西環保集團創新中心已持續梳理國內外節能環保領域先進技術近100項,已孵化入駐科技型環保創新公司14家、培育創新團隊5支,涉及項目10個,涉及市政污水治理藥劑、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置、智能無人船及其他智能裝備、高壓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軟件開發和應用等產業領域。(華商報記者 張秋 實習生 楚龍歡)